要在香港建立一個私人籃球訓練場,我沒能力亦沒勇氣去做到,但我校的籃球教練卻在籌劃中。我當然十分支持,一來我十分欣賞他的勇氣、羡慕他有機會去做。二來這也是我曾經渴望出現的東西。
前陣子,這教練邀請我為他的計劃出點意見,我十分認真的去想,有點怕自己的是愚見,又怕潑了他冷水,但後來一想,若他真的開始了,發現了一些問題是我原來想到但又沒說出來的話,豈不是很對不起朋友?,所以在這裏將我能想到的建議或可能一一例出。
1. 招生
這是一個最大的難題,以我目前所見,香港喜歡打籃球的學生很多,喜歡練籃球的學生不多,喜歡練籃球的學生而有錢去作訓練的很少(有錢可能花了在籃球鞋上),喜歡練又有錢去訓練的又可能太忙、家長又會反對,最大的問題是一般的學生缺乏耐性,即使學也可能只學幾個月,有進步他們可能覺得已足夠,沒有進步他們會覺得訓練沒月,同樣也會離開。所以一般中學生很難成為對象。
有一樣例外,就是由中學老師安排,學生可能一小班、一小班的去接受訓練,可能是預約三至四個小時,一個一個的訓練及拍攝影帶,之後就回去學校練習,再過一段時間回來,進行第二次訓練....
這種學生較受地區性影響,再者大多要在假期才能進行,同時要老師帶隊的話,訓練的次數也不會太多。
另一種對象可以是年紀較小的小朋友(AGE5-10),有很多家長會希小朋友學籃球,但卻找不到空場,又或是怕他們在街場被人欺負,他們就會希望有一個這樣的場所。不過這些家長在中環區(即有錢人)較易找到。曾經有外國人問我會否作他的小朋友的PERSONAL COACH,我想外國人可能會更喜歡這種模式的訓練。
第三種是成年人,他們很可能是喜歡打籃球,或是工餘希望可以活動一下,所以參加,但他們大多較有錢的人。同時若離他們的住所或工作地方太遠,可能就沒吸引力了。
第四個不是招生對象的建議,但卻是搵錢的方法,就是將場地外借,例如四面場加鏡,地面鋪地板可以在沒有客的時候租給人跳舞、打乒乓球,若捨得的話在地上看看可否劃上羽毛球場線租給人打波..... 又或是租給學校老師(像我)或團體作訓練之用。
綜合以上,好像所有對象也不是C-SIR所期望的,不過為了夢想可能也要減少一點堅持,場地可以在PEAK HOURS 搵錢,有心沒錢的人在平日或較少客人時就能幫得上。
下一篇文章再在場地上給點意見吧!
Subscribe to:
Post Comments (Atom)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